前段时间有一个词貌似蛮热的,叫讨好型人格。
很早以前看过几篇介绍冷读的文章,从此对大部分分析性格啊之类的文章就不大愿意看了,何况这么多年越发感受到一个道理——
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依旧过不好生活。
不过说起来,觉得讨好型人格算不上,但感觉自己其实有点崇拜型人格的。
自己从小就特别崇拜比自己厉害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各种迷弟。
小的时候从乒乓球打得好的球员,围棋玩得好的棋手,知道很多生僻的知识的大人,到后来中学接触编程牛逼的大神,论文大把的学霸再到工作后社交广泛的前辈,精力无穷的 genius…… 在心里一直有一个超大规模的领奖台,上面站的满满都是别人。
..
昨晚想到一种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今天一测,果然是这样,理所当然的发现了开源社区文档各种明坑暗壕,暗中吐槽之余本来想完整记录下来,发到 tech 板块方便后来者,但是转念一想社区代码更新很快,这个开源项目发展毕竟在初期,必然会与大量文档和实际行为不一致的地方,我可以提供一个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在我的环境里 work 的文档,但下一个版本呢,一年之后呢?恐怕别人看了我的记录反而会说,哎,网上的文档都不靠谱。
所以其实重要的不是照着别人的文档挨个照着做,幻想通过复制粘贴一些自己看不懂的东西跑出一个自己期望的结果,而是分析、调查的能力。
大学学的是数学类专业,拿的是理学学士,确实是因为高中时有点 naive——高中参加竞赛觉得数学才是一切的答案,计算机科学其实还是一个工程学科,但其实还是收获很多的,有长期影响的大概有两点——
分析学带来的思考习惯。分析学是传统数学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我非常喜欢的课程。将数学专业的“分析学”与工科专业“微积分”区分的重要差别就是分析学很重视证明,而不是如何计算出一个数值解(复杂方程经常是没有解析解的)。证明极大的体现了数学的魅力,区别于初等数学里充斥的智力体操,分析学里的证明是真正能体现思维的智慧的,这种收获几乎无法言传。
对未知的无惧。现在很多时候对不擅长的领域抗拒一般不是因为难度的原因,一般都是考虑时间成本和收益。这种自信很大程度来源于建模的训练。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经常要看一些初看起来极为晦涩的领域或者文献,比如之前做经济数据处理引用的是十年内的文献,一般认为数学类本科一般能读懂二十世纪初的文献就差不多合格了,所以当时因为能一路在狭隘领域刷到十年内的文献并成功获得了好的结果非常自豪,反复多次之后对于大部分看起来难的问题几乎不会再抵触了。
或许本科直接读计算机专业能在编程训练上做的更好,大部分数学知识考完试写完大论文也几乎不会再用到,但我还是很满意我的四年所学,地域上去了一个之前从来没有踏足的地方,知识上进入了一个一直好奇但以为艰深的领域。
..
晚上和同事分享总算手动把 SDN 数据平面跑起来了,如果验证 OK 总结好通过评审的话就又是一轮编码工作了。
同事回复“准你划水一天”——好想听老板这么说!
iOS 升级了,据说新的文件系统会带来一个彩蛋就是剩余空间可能变多,可惜我的手机富裕空间很多,只求快升级 macOS。